疫情没动用储备粮/疫情用囤粮食吗

我国的耕地面积有多大?国家充裕的粮食储备从何而来?

1 、耕地面积:2018年,我国耕地保有量维持在124亿亩 ,根据《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(2006-2020年)》,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05亿亩。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已从此前每年1132万亩降至每年百万亩以下 。粮食储备:我国每年粮食进出口量保持平衡。

2、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,政府储备土地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。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,政府通过储备土地,可以确保粮食生产有充足的土地资源,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。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。政府储备土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。

3、中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 ,约为5 亿多吨 ,粮食自给率为95%,可以说是基本可以自给 。虽然如此,但因为人口太多 ,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又不大,因而人均耕地面积很少,因此中国的粮食生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。

4 、有一个数据统计 ,中国是世界上粮食量产量最大的国家,自给率也达到了90%以上。但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,还需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国家的粮食需求 ,虽然我们从数据上看到的所需要进口的数量只占了百分之几,但是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是巨大的仍然要靠进口。其次,因为中国粮食结构发展不平衡 。

5、国际粮食价格上涨 ,多国禁止粮食出口,我国受影响不大。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阐述: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 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,截至2021年4月30日 ,中国耕地面积达142万平方公里 ,排名世界第三。

疫情发生时村子用公款买泡面,这种做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?

1、疫情下村集体用公款买泡面属于利弊并存的做法,需结合具体情况衡量 。有利方面 应急保障作用明显:泡面单价低 、储存久 、分配便捷,疫情封控期间能快速解决弱势群体或滞留人员的温饱问题。 财务支出相对公平:作为消耗型物资 ,不易因分配产生矛盾,避免“发钱引发纠纷 ”的情况。

2、这种行为具有两面性:短期应急属于积极应对,但长期操作易引发管理隐患 。疫情突袭时 ,基层干部面对断粮风险的留守老人、居家隔离者,使用公款购置保质期长且易于分发的泡面,确实能起到快速填补物资缺口的作用。这种救急不救穷的处置方式 ,在交通中断的特殊时期,有效避免了弱势群体断粮危机。

3 、主要看使用场景和后续处理,合理应急是好事 ,但程序不当可能变坏事 。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紧急物资短缺时,用公款采购泡面解决值班人员用餐或隔离村民温饱,属于基层常见的应急手段。这种情况体现了村干部的临场应变 ,能快速补上物资缺口。比如2022年西安封控期间 ,多个社区都出现过类似临时采购保供的情况 。

疫情之下,中国的粮食还够吃吗?

1、疫情之下,中国的粮食还够吃 总的来说,这次疫情对国内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不大 ,尤其是涉及到吃饭问题的“口粮”仍然绝对安全,但对个别品种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 。国内口粮供给充足 如果单纯从吃饭的角度出发,粮食可以分为口粮和非口粮。和吃饭直接相关的是以小麦和稻谷为主的口粮。

2、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 ,让很多人担心粮食不出口导致不够吃 。目前,微信群和朋友圈到处都是囤粮食的消息。所以,中国的粮食不够吃了吗?大家完全没必要疯狂囤粮食 ,我国的粮食储备是够的,不用担心。

3 、中国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,而非洲在粮食危机中最令人担心 中国粮食供应情况稳定 ,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。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几点原因:粮食自给率高:中国水稻总产第一,单产世界领先,自给率接近100%。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也均保持在98%以上。

4、综上所述 ,虽然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全球粮食供给产生了一定影响 ,但中国的粮食储备充足,民众无需过度担忧 。适量购买、理性消费才是应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做法。

5 、国家粮食储备充足,调控能力强 除了粮食自给率高之外 ,我国还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。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,确保在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时能够及时调控,保障粮食供应稳定 。因此 ,即便在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,我国也能够通过动用储备粮等方式来保障市场供应,避免粮食价格大幅上涨。

(9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广团片的头像
    广团片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我是西蒙号的签约作者“广团片”

  • 广团片
    广团片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本文概览:我国的耕地面积有多大?国家充裕的粮食储备从何而来? 1、耕地面积:2018年,我国耕地保有量维持在124亿亩,根据《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(2006-2020年)》,2020...

  • 广团片
    用户100904 2025年10月09日

    文章不错《疫情没动用储备粮/疫情用囤粮食吗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西蒙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